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版)

    正文概述    2025-03-31 05:45:27  

    模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模板,欢迎大家分享。

    模板1

    一、情景引入

    1、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

    2、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自主探究

    1、自学课本内容。

    2、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3、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

    4、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5、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6、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巩固应用

    1、说说小数点搬家会怎样?

    2、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全课总结

    1、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2、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模板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的过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

    PPT。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单位转换:填一填

    0.5米=「 」分米3平方分米=「 」平方米

    0.0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口算:

    20×40= 4×6= 7×6= 8×9=

    2×4= 0. 4×6= 7×0.06= 0.8×9=

    [设计意图]在接下来的新知探究环节,我要让孩子自主探究出0.3×0.2的计算方法,其中就用到通过单位转化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来计算;小数乘整数是学生第一课时学的内容,复习这一知识,为研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广场图」同学们看,这是一张会宁县城的街心广场图,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了?

    「板书」广场花坛瓷砖

    长:30米3米0.3米

    宽:20米2米0.2米

    2.他们的面积你会算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3.交流:谁来说说你算到的结果是多少?「完成板书」

    要算广场和花坛的面积,很简单,算得都不错。瓷砖的面积你算到多少呢?是怎样算的?

    4.这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听听同伴的方法是不是有道理。

    5.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计算0.3×0.2的方法?你听明白了吗?

    6.学生交流:0.3米=3分米,0.2米=2分米,2×3=6「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0.06平方米,0.2×0.3=0.06「平方米」

    是啊,根据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0.2×0.3=0.06,真了不起!

    7.从老师摘录的数据中,你有没有发现这组数据比较特殊,他们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呢?

    8.引导学生观察广场和花坛的数据:30变成3,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20变成2,也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结果600变成6,就缩小到原来的一百分之一。联系这个规律,你能说说还可以怎样得出瓷砖的面积吗?

    9.施工人员觉得用长0.3米宽0.2米的瓷砖太小了,想改成长0.5米宽0.3米的瓷砖,这样每块瓷砖的面积又是多少呢?「学生独立计算」

    10.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板书算式、结果」

    11.回过头再来看看我们课开始时口算的几道小数乘法题,

    观察0.2×0.3=0.06,0.5×0.3=0.15等一些算式,老师发现一个问题,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呢?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一下。

    12.全班交流:原来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中小数位数有关,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完成这张表格:

    现在看起来更加清楚了,说说你发现什么了?

    13.到底同学们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呢?请大家举个像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看看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关系。「交流」

    「学生举不出0.5×0.2这样的例子,就由教师引出,讨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运用转化的策略算出0.3×0.2的结果,在学生初步会计算0.3×0.2的基础上,及时巩固计算0.5×0.3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算式并质疑“同样都是小数乘法,为什么有的结果是一位小数,有的结果却是两位小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根据表格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后,创设了验证的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这个结论的认识。运用猜想——验证——概括的模式,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

    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

    街心广场长30米宽20米

    花坛长3米宽2米

    地板砖长0.3米宽0.2米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

    街心广场:30×20=600「平方米」

    花坛:3×2=6「平方米」

    地板砖:0.3×0.2=?

    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

    1、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2、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结果是0.06平方米。

    3、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

    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三、尝试练习,再探规律。

    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

    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第一个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销售经理转正申请自我评价

    初中毕业典礼学生代表致辞

    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街心广场:30×20=600「平方米」

    花坛:3×2=6「平方米」

    地板砖:0.3×0.2=0.06「平方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4

    一、童话激趣,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的中间「25.6」,再跳到2和5的中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

    师:「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小数点为什么要搬家?它怎么搬家的?……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观看动画:

    1.「动画」山羊开了一家快餐店,顾客真不少。小数点说我去玩一玩。顾客都跑光了,山羊急忙打电话:小数点快快回家。小数点接到电话急忙回家。它随便找个位置就跳了上去。「¥4.00」过了一会儿,小数点觉得很奇怪“没有顾客?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数点想了想,说:“我要搬搬家!”于是小数点搬到了4的前面「¥0.40」这时就有一些动物来快餐店了。小数点很开心,想着“太棒了,那我再搬一次吧!”小数点又往左再搬到了一次家「¥0.04」。山羊的快餐店生意好极了。小数点开心极了,想着“我真是个天才!”

    「二」分析探讨,找出规律

    师:小数点向哪边搬家的?山羊快餐店从一个客人都没有,到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兴隆。这是为什么呢?

    「生说」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回来后,快餐价格的具体变化。

    这些变化是不是有一定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在组内讨论:

    1.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

    2.小数点移动后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在得出大致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老师小结归纳: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缩小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这时,快餐价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填书本上40页的试一试」。

    试一试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_________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_倍;

    ……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师:谁来说说小数点向右搬家的变化?为什么后面写着省略号?你能再填一句吗?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右移,原来的数就会扩大「板书:右移扩大」,小数点左移,原来的数就会缩小「板书:「左移缩小」。

    三、实践应用

    小数点这样跳来跳去,严重的影响了山羊的生意,我们能把它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吗?「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四、综合应用

    通过刚才小数点搬家,大家探索出了小数点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真是个神奇的小家伙,我们在学习中应如何应用它呢?

    1、下面的数与0.285比较,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85 2850 0.0285 0.00285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那么这个扩大__倍;如果这个数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应向___移动___位。

    3、小山羊要去进货,途中要经过一条小河,你能帮它过河吗?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神奇的小数点”或“小数点的自述”说一说

    六、教学反思

    1、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乐意继续探索下去。

    3、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搭建了学生联想的舞台,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提高。

    无忧范文网,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无忧范文网 » 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案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