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诗并背诵。
- 认识并背诵五言律诗的格律规则(如平仄规律)。
- 分析王勃送别诗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 通过诗歌,体会王勃诗歌的情感基调。
- 理解其四联结构中的每一个部分及其表达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唐代诗人送给自己的好友的诗。这首诗就是《送元二使安西》,它的内容与离别的情感息息相关。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板书:
《送元二使安西》
五言律诗,四联。
二、整体感知
- 了解格式
- 我们来认识一下整首诗的格式和格律规则:前两句是首联和颔联,中间的两联叫颈联,后两句为尾联。
-
这儿每句都是五字,共八句。
-
分析内容
(1)“杜之长安城有三秦”
诗中描述的是杜甫在长安城里任职的地点——三秦(今陕西西安)。这个地方曾经是汉朝的重要城市,是唐朝初期的重要地界之一。
(2)“莫听鼓角惊飞燕”,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出他送别友人的决心。
-
情感基调
诗歌中的情感基调是深情、劝离,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情感。 -
诗句分析
-
首联和颔联(四句):描述杜甫的住处及其与友人的关系,为整首诗铺垫起离别的情景。
“莫听鼓角惊飞燕”,
通过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颈联和尾联(两联):进一步表达了友人的劝离意愿。
“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这句话传达了杜甫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惜以及希望友人不要像远方的人那样孤独。 -
引用经典
-
在分析中,我们可以结合其他诗人如李白、王维等作品中的类似表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情感基调。
-
思考题(可选)
(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离别的感情?
(2)你如何从这四句诗中感受到杜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分析
(1)“只要四海之内知心的朋友时刻关心着自己”
这句话出自《送元二使安西》,它表达了一个非常深刻的情感。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不离别,但只要心中有知心的朋友们,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与真正的亲密感相比,还差得远。
(2)“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觉得跟近邻一样”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珍惜。即使两人相距甚远,但只要心中有知心的朋友,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与离别的朋友一样美好。
四、作业
-
分析作品
(1)完成以下练习题:
①“杜之长安城有三秦”的四字成语解释是什么?
②“莫听鼓角惊飞燕”对应的是哪个古诗?
(2)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五言律诗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
现代诗创作
-
根据杜甫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当时的杜甫口吻,以你的感情写出一首现代诗。
-
思考题(可选)
(1)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情感是真挚还是空虚?
(2)如何通过诗歌中的人物、地点来体现这种情感?
五、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设计:
``` 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
-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背诵诗歌。
-
分析诗中的四联结构和情感表达。
-
诗句分析:
(1)首联:“杜之长安城有三秦”- 地点:长安城(西安)。
- 时间:唐朝初期。
(2)颔联:“莫听鼓角惊飞燕”
- 表达杜甫对故乡的思念,也是对友人的呼唤。
- 立笔结构与韵律:
- 四句诗,四联式,平仄规则。
-
押韵规则:平仄相间,末尾押平声韵。
-
情感基调:深情、劝离。
```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板书设计内容:
- 五言律诗的基本结构和格律规则
- 立笔与押韵方法
- “杜之长安城有三秦”四句诗的分析
- 王勃诗歌的情感基调与意境表达
- 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作业内容:
以杜甫的口吻,以你的感情,回赠王勃一首现代诗。
希望以上模板能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如果需要进一步调整或补充,请随时告知。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